1000余专业观众到场参会,闭门晚宴老友记座无虚席,而两天会议的线上直播,观看人数超过20000人,累计观看人次破60000。
在这里,也与大家简单分享这场思维盛宴的成果。
01 市场变化驱动线上线下融合
今年大会的主题“算法驱动×人文觉醒”,其实已经昭示了化妆品市场的一种典型变化。
品观APP创始人邓敏指出:“算法驱动×人文觉醒”就是虚实结合的能力,体现在产业上,就是线上与线下的关系。
丝芙兰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零售案例。丝芙兰大中华区总经理陈冰现身说法:在新一代全渠道布局中,丝芙兰所有门店不仅能为消费者提供线下体验,还能做到线上购物、送货到家,以及消费者提前线上搜索,然后进店实际体验,充分打通线上线下。
02 消费趋势为化妆品企业带来新的指引
用户为王时代,消费群体和消费倾向的变化,一直都牵动着市场的神经。
在嘉御基金创始合伙人兼董事长卫哲看来,95后、二胎及非主流人群,是后浪分布最多的群体。其中,对于95后而言,好玩比好用重要,他们的消费能力是85后的2~3倍;二胎家庭意味着更高的收入和更强的经济能力,消费能力是一胎的2~3倍;非主流消费人群可支配收入不低,消费能力也不见得比白领弱。
一直着力于品牌年轻化的美妆上市企业珀莱雅,也秉持相同的观点。珀莱雅股份联合创始人兼CEO方玉友认为,一家公司如果没开发不出90后、95后喜欢的产品,就会被淘汰。
注重消费洞察的天猫,也看到了一些消费趋势。天猫美妆洗护总经理激云指出:一是人群偏移,消费主力转向精致妈妈和新锐白领;二是品类偏移,由个人消费转向家庭消费、冲动消费转向需求消费;三是行为越迁,比如直播化和短视频化。而后疫情时代的品类机会,则体现在为健康消费、为专业消费和为心情和体验消费上。
03 品牌创新存在多条链路
从不同品牌的具体策略来看,实现创新其实有很多方向可走。
丸美股份董事长兼CEO孙怀庆一直坚持“长期主义”,认为品牌要坚持底线,坚持做正确的事情。他所认为的正确的事,即上新品、进行品牌建设和打造一个巨大的创新引擎。
据了解,丸美在上海松江建设了一个24000平方米的丸美创新中心,未来将孵化无数的新锐品牌。
而欧莱雅(中国)首席消费者官卫吉峰透露,未来欧莱雅将推行“HUGE战略”,即拓视野(H)、链你我(U)、增长(G)、生态系统(E),并以新消费、新美妆科技、新格局、新组织四大驱动力帮助其顺利落地。
对于供应链端来说,面对行业变化,更要以积极创新来应对。比如本土最大的化妆品ODM企业、2019年销售额突破20亿的诺斯贝尔,就从“多”“快”“好”“省”“新”五方面推进运营。
04 新平台构建营销新战场
如今的化妆品销售渠道,已不单单是传统实体零售和传统电商相互对立的旧格局,除了线上线下融合加剧外,不少近年冒出来的新平台也参与到化妆品销售的竞争中来。
活跃用户的快速增长,使得抖音和B站具备更大的流量价值,因而也逐渐成为化妆品品牌营销的新阵地。
05 品效协同不能仅仅迷信流量
流量并非化妆品企业实现成功营销的绝对因素。
分众传媒董事局主席江南春认为,促销和流量在短期内有效,但长期来看,解决不了问题。典型的表现是,在过去的流量玩法野蛮生长过程中,品效协同并非普遍达成的目标。